前言

     “社会视野·职业发展分享会”系列活动由36365线路检测中心发展联络办公室主办,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未来升学、就业的多元化道路,明确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素养。

图片

2023年12月1日,36365线路检测中心博士生出国学习申请经验交流分享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成均苑8幢顺利举办。李子旻、姚馨、蔡曾、杨奇鑫、徐飞倩五位同学,从自身短期、中长期项目的出国交流经历出发,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宝贵经验。

图片

首先展开分享的是正在北美留学的杨奇鑫同学。根据自身经验,他从联系国外导师与申请留学基金项目两个方面展开了介绍:博士生在组建导师组时就可以考虑经由本系老师介绍,邀请外籍导师指导论文;自行联系则应以研究方向的匹配度为准绳。

随后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加拿大国际留学基金Mitacs的相关政策、申请流程及要求。


图片

徐飞倩同学围绕自己通过校内平台申请到德国洪堡大学交流的经验,从如何确定交流计划、准备申请材料、申请时间到具体的申请程序、信息渠道,介绍了在学校国合处申请交流的流程。


曾在曼彻斯特大学交流半年的李子旻同学从项目搜寻、项目申请、资助申请与成行后的问题四个方面,分享了其就读博士以来的交流经验。在项目搜寻的环节中,他强调了关注网站、公众号和线下宣讲会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申请时的具体情况,清晰讲解了项目和资助的申请路径。

图片

图片

姚馨同学则分享了她赴老挝开展田野调查的故事。她指出,跨国田野是一个从“0.1”到“1”的过程,从最初只有研究兴趣与计划的“0.1”,通过不断在线上线下寻找“守门人”、积攒资金、办理文件与考察具体情况,一步步才能走到最后真正进入田野、展开研究的“1”。

她真实而生动的田野历程分享,给了更多有志于开展跨文化实地研究的同学鼓舞和帮助。

最后,留学日本的蔡曾同学建议,在选择交流项目时,对研究兴趣、语言能力、学科特点与要求等方面,对交流项目进行审慎考察十分重要。

图片

临近尾声,在场的同学们就本次活动内容与学长学姐进行了进一步的提问与交流。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