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本专业学位点以江浙地区和全国范围内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地区特点和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善于分析社会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能在政府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境内外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领域,从事宏观管理、政策研究、项目开发与管理、提供专业服务和评估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于此培养目标,结合浙江大学的学科资源,本专业学位点共设三个培养方向:(1)社区治理与社区社会工作,主要以宏观层面社区治理理论和政策为主,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理论和相关政策体系以及中国社区治理实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社会政策,以宏观层面的养老政策、反贫困政策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政策和保障制度的理解、分析研究能力和掌握社会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过程等。(3)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兼顾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方面,以安老服务、残疾人政策与服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和家庭福祉为主,培养学生对不同服务群体的理解,从而在制定政策和提供服务时精准有效。
2、培养方案
本方案最低总学分要求为3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公共素质类(能力开发课程)1学分,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2学分。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获得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方式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进行,重视实践教学。实务课程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由实践经验丰富的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并与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以及政府民生部门签订实习协议,聘请相应机构内有专业资格的实践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期间的督导,与校内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和支持学生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践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最重要环节之一,此学位点的所有学生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800小时(计为2学分)的专业实习,其中400小时为集中实习,为期2至3个月;另外400小时则为同步实习,即学生每周去机构实习2天,为期6个月。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在机构督导的引导和支持下,完成培养方案中对时期期间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以及实习文书等方面工作质与量的具体要求,方可算通过专业实习。
作为综合性“双一流”大学,我们亦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读期间,所有学生必须至少(1)泛读重要期刊最为相关中文文献30篇、英文期刊10篇、专业经典著作10本,并提交3000字以上的读书报告4篇,(2)参加学术研讨活动4次,并公开做学术报告1次,而学术报告应能独立成篇并发表于学术刊物,(3)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二学年初完成开题答辩并在学年结束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本学位点采取导师组的方式,发挥个别指导和集体培养的双重优势,为学生的学术成长保驾护航。
2020级035200社会工作硕士培养方案 | ||||||||
所属院系 | 36365线路检测中心 | 学位类别 | 专业学位 | 学制 | 2 | |||
最低总学分 | 36 |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 5 | |||||
专业课最低学分 | 17 | 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 15 | |||||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 ||||||||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善于分析社会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能在政府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境内外社会组织、企业、媒体等领域,从事宏观管理、政策研究、项目开发与管理、直接服务、专业评估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或社会政策等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议题,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 基本能力:具有较为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的能力等。具备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 | ||||||||
培养方向: | ||||||||
(1)社会政策;(2)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3)健康与家庭社会工作 | ||||||||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 ||||||||
应泛读重要期刊最为相关中文文献30篇以上,英文文献10篇以上,专业经典著作10本以上,并提交读书报告4篇,字数每篇3000以上。读书报告通过可获2学分。 | ||||||||
专业实践环节: | ||||||||
专业实践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分为集中实习(400小时)和同步实习(400小时),集中实习一般安排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夏季学期开始(学制2年);同步实习,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训练目标和就业方向,自主选择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或社会组织。发挥校内督导和校外督导的双重作用,按照实习手册和各实习基地的实习规定执行实习过程,对学生和督导实行中期和最终评估,通过实习总结大会培训提升实务能力。 | ||||||||
开题报告: | ||||||||
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在5个月内完成学位论文开题;论文开题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论文框架结构、论文的重点和难点、参考文献目录(注:每位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前要求精读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前沿文献至少3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0篇)。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导师的指导应不少于2次。正式开题答辩1个月前,组织预开题答辩,对学生选题及开题报告规范性进行初步审核。 | ||||||||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 ||||||||
1. 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2. 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 3.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4.发表学术论文要求(按各学科、学部要求执行)。 | ||||||||
质量保证体系: | ||||||||
1.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环节,参加实习课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2.科研训练: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四次,并公开做学术报告一次;学术报告应能独立成篇并能公开发表在相关刊物上; 3.读书报告:精读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前沿文献至少30篇,英文文献至少10篇,专业经典著作10本以上,并提交读书报告4篇以上,字数每篇3000以上; 4.开题报告相关要求请参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题报告实施细则》,学位论文外审相关办法参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修订)》的通知,论文发表相关办法参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对论文发表的要求(修订版)》。 | ||||||||
平台课程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42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24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332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500009 | 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 | 1 | 32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0500008 | 研究生英语基础技能 | 1 | 0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公共选修课 | 0000999 | 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 | 1 | 16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02001 | 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 | 1 | 16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3 | 社会工作伦理 | 2 | 32 | 夏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2 | 社会政策 | 3 | 48 | 秋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6 | 社会实践 | 2 | 32 | 春、夏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5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3 | 48 | 秋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1 | 社会工作理论 | 3 | 48 | 秋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2241604 | 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 3 | 48 | 冬 | ||
方向课程 | ||||||||
社会工作 | ||||||||
研究内容: | ||||||||
研究内容:社会工作关注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制订与实施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过程,一方面研究社会工作的各个具体领域,包括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女性社会工作以及返贫困等;另一方面,人际沟通等开展社会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必须掌握的。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11 |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 2 | 32 | 秋、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710 | 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1 | 社会保障学 | 2 | 32 | 秋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9 | 老年社会工作 | 2 | 32 | 夏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3 | 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 | 2 | 32 | 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4 | 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 | 2 | 32 | 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2 | 学校社会工作 | 2 | 32 | 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10 |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 | 2 | 32 | 春、夏、秋、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7 | 妇女社会工作 | 2 | 32 | 春、夏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5 | 人际沟通技巧与礼仪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6 | 医疗社会工作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708 | 社会心理学与精神健康 | 2 | 32 | 冬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711 | 社会服务项目设计与评估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707 | 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709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 2 | 32 | 春 | 任选8门16学分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2243608 | 贫困与发展 | 2 | 32 | 夏 | 任选8门16学分 |